海淀区体育科研所举办第二期体校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
2016-10-27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为深入贯彻北京市体育局关于《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指导工作安排》(京体科教字〔2016〕6号)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海淀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海淀区教练员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及教练员的总体执教水平,为海淀区后备人才提供高水平技术支撑,海淀区体育科研所于10月21日特邀北京体育大学周爱国教授为海淀区体校教练员举办了一场关于最佳力量训练方式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课,来自海淀区各业体校的50余名教练员参与了本次培训。
力量训练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它因人而异、因材而施,是任何一项运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同时影响着灵敏、耐力、平衡等素质的发展,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此次开展“最佳力量训练方法”为主题的培训,对于各体校教练员掌握有关力量训练的科学方法,提高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模块,首先是理论部分的讲述,课上周爱国教授为教练员介绍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他指出,力量练习需要结合专项特点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注重基础性力量训练,薄弱肌肉力量训练以及胯关节肌肉的力量训练,做到肌肉的全面性均衡性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案,明确的训练目标,根据运动专项特点在保证全身各部肌肉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可着重发展运动员“专项”肌肉,在力量训练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运动员的个体性差异,采用相应的“最优化”的负荷。接下来周教授采用互动实操的方式为大家现场演示负重蹲起、硬拉、卧推等多种动作的技术要点及其规范性操作。在培训课的整个过程中,教练员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互动,及时向周教授请教力量训练的技术要领。通过培训,教练员的科学训练知识得到了丰富,对力量训练的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周教授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和学员互动的教学模式得到教练员们一至好评。
下一步,海淀区体科所将针对海淀区各体校的专项特点,以备战市运会为重点,通过集体学习、自学、下队培训等方式继续加强教育训练工作,强化运动防护、体能训练在专项训练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业余训练科研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海淀区业余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