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众运动逐渐“登堂入室”

    2016-09-13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昨天,参加全国第三届大漠健身运动大赛的运动员进行沙漠穿越比赛。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黄志阳

    初秋时节,黄河岸边,金色沙海,运动员参赛之余也享受着壮美的大漠图景……昨天,“沙坡头杯”第三届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选手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沙漠足球、沙漠穿越等多项比赛。

    当一些常规体育项目被“移植”到无垠的沙漠,运动就别具一番风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沙漠运动在内的不少前卫而时尚的、原本属于小众的运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而前不久冲浪、滑板和攀岩等时尚运动甚至被国际奥委会定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可以说,奥运殿堂也在不断吸收时尚运动元素,国际奥委会越来越重视将更受年轻人喜爱的一些项目纳入奥运大家庭。

    沙漠上比赛非常有趣

    本届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共设6个集体项目和4个个人项目,其中沙漠足球、沙漠软式排球、沙漠拔河等项目,均具备较强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沙漠足球的竞争异常激烈。绝大多数选手都是头一回参赛,只能边踢边适应新的规则。比赛场地长37米、宽28米,对阵双方各派5人赤脚上场。不过,平时能轻松踢半场的球员,在沙地里踢球却傻了眼,由于体能消耗过快,隔几分钟就要换人,传球的路线也老是“跑偏”……

    这次,北京队小组赛两战1平1负未能出线,领队金永男坦言:“我们的队员虽有一定技术基础,但踢沙地比赛还是显得生涩。不过,柔软的沙子能让大家放开手脚施展一些花式动作,也很尽兴。”

    沙漠软式排球赛场,每队由男女混搭的4人组成,隔网对垒,由于沙地柔软而安全,选手们不时能做出鱼跃救球等大幅度动作,看起来也非常热闹。北京队球员林鹏卫患有陈旧性膝伤,但丝毫不影响她参赛,“沙子很软、有缓冲,摔倒也不怕。”1小时的比赛下来,她并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挺舒服的,有健身效果”。

    个人项目同样精彩纷呈。沙漠定向赛,选手根据地图指引迅速作出反应,向“埋伏”在沙漠的各个检查点跑去;沙漠穿越赛,不少选手脱了鞋轻装上阵,一路狂奔、劲头十足。

    对于在沙漠中比赛,运动员普遍的感受是“非常有趣”、“跟日常的健身氛围大不同”。

    这些项目引领健身新时尚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解到,此次参赛的多数代表团都是首次“零距离”接触沙漠,对沙漠运动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沙漠适合各类人群运动,它的‘柔软’给人足够的安全感,可以让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这是回归体育本真的群众健身场所。”北京市代表团负责人李笠说。

    事实上,沙漠运动集趣味性和休闲性于一体,其开展也是丰富群众体育形式的创新。依托独特的沙漠资源,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已探索开发出多项竞技性沙漠运动、娱乐性沙漠运动及沙漠体育游戏。如今,沙漠运动拥有较大的参与和关注群体,并由此派生了“人与沙漠触摸,人与沙漠相融”的健身族。

    其实,除沙漠运动外,轮滑、攀岩、冲浪、街舞、跑酷等项目也很时髦前卫,对“90后”、“00后”群体尤其有吸引力和冲击力。如今,与以往相比,这些时尚运动不再那么“小众”,参与者越来越多,提供相关服务的场馆设施和商家也不在少数,从而逐渐形成潮流。

    以攀岩为例,该项目从登山运动衍生而来,素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等美称,刺激的体验很容易让年轻人喜欢上它。

    它们“入奥”背后有玄机

    就在上个月的里约奥运会期间,攀岩和冲浪、滑板、棒垒球、空手道,通过国际奥委会的决议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从中不难看出,国际奥委会越来越倾向于将更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纳入奥运大家庭。

    “我们要把体育运动推向年轻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选择,我们不能再期望他们自动找上门来,而应该主动去贴近他们。”上述新增的5个项目中,滑板、冲浪和攀岩都是极富挑战性的时尚极限运动,拥有不小的青少年群体,这些项目的“入奥”势必将吸引更多青少年的目光,为拥有百年历史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活力。此前,极限运动小轮车、单板滑雪项目已经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成功“入奥”。

    这些年轻的奥运项目,不仅能满足青少年追求刺激的需要,在寻找赞助、制造视觉效果和培育跨界产业方面也实力非凡。比如X-GAMES世界极限大赛,虽然只有20年的历史,而今已是遍布五大洲的全球性赛事。2015年度的比赛,4天时间内共有15万名观众到场观战。

    对国际奥委会来说,改革调整奥运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奥运会年轻化、潮流化。因为,如何争取到年轻受众群体的青睐,是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