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踢毽子

    2014-08-22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踢毽子在我国流传久远,是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它源于汉代,盛行于隋唐。唐宋时期,花样和技巧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为一项具有相当技术水准的民间体育活动。明清时期,踢毽子达到鼎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成为锻炼身体的养生之道。到20世纪三十年代,涌现出一批踢毽能手,使技术大幅度提高,踢法丰富多彩,高难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吸收了在街头踢毽子的艺人参加杂技团,专设了毽子节目,并出国表演,受到热烈欢迎。1963 年,踢毽子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得体育运动项目。

    我国各地踢毽子有风格不同,北方毽子羽毛短小,底托较重,踢起的毽子,上下飞舞,速度较快,踢法刚劲,动作灵巧,掌握起来较难。

    毽子的踢法包括:盘踢(足内侧踢)、磕踢(膝盖踢)、拐踢(足外侧踢)、绷踢(足尖外三趾踢),都是踢毽子的基本功。

    踢毽子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通过下肢做接、按、落、跳、绕、踢等动作来完成,使下肢关节、肌肉、韧带、腰部都得到锻炼。而跳踢时,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随之摆动,连续跳踢数十次,心跳会显著增加。可见,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有时还很激烈,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使心肺系统得到全面锻炼,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另外,由踢毽发展起来的毽球运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欢迎,毽球具有很强的融合性,集羽毛球场地,排球规则,足球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深受人民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易普及,所需场地不大,器材简单,投资较少,节奏可快可慢,运动量可大可小,适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运动水平的人活动,又有趣味性、竞争性、竞技性,易于推广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