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动起来 血糖稳下去 运动是天然的健康密码(一)

    2025-11-24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年朋友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开始“调皮”,糖尿病前期甚至2型糖尿病的风险悄然上升。这背后,肌肉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是两大关键原因。打个比方,胰岛素就像打开细胞大门让血糖进入的钥匙。当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变差,钥匙开锁不灵光了,血糖就滞留在血液里,越积越高。而规律、科学的运动,可以使血糖更稳定。

    运动控糖的核心机制在于它能显著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当我们活动起来,肌肉需要更多能量,它会变得“更乐意”接受胰岛素带来的血糖,就像生锈的锁被润滑后钥匙一扭就开。这个过程不依赖于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对于本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可能减弱的老年人尤为宝贵。同时,无论是散步、打太极这类有氧运动,还是举小哑铃、弹力带练习这类抗阻运动,都能直接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如同给过高的血糖池子打开了泄洪闸门。

    那么,哪种运动效果更好呢?研究告诉我们,“组合拳”效果最佳。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即时降低血糖水平。一项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降低约0.5%-0.7%。而抗阻运动(力量训练)则专注于增加肌肉量。肌肉是人体消耗葡萄糖的“大户”,肌肉量增加了,身体处理血糖的“基础能力”就增强了。长期坚持抗阻训练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最新指南明确表明: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理想方案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并搭配2-3次主要肌群的抗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