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2018-11-08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11月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首都体育学院国家级培训基地承办的2018年北京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第二期)在首都体育学院顺利结业,至此全年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全部完成。本期培训共8天,全市有关单位推荐的1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
培训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设置了《新时代健康中国理念下的科学健身与健身文化》《中年人常见损伤的运动防治方法》《群体工作的“三字径”》《健康新理念,健身新方法》《体医结合——运动处方》《新时代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大众健身中运动功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慢性疾病风险的测试及预防策略》《2022冬奥会意义解读》《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概述》《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基本情况》等理论课程和八段锦、广场舞等健身技能培训,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史清钊、赵立、刘平江、阎守扶、崔玉鹏、杨铁黎、史衍、叶鸣、茹秀英、王金英等应约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授课。本次培训课程设置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包括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科学健身、体医结合等理论知识,又包括健身技能传授,既注重知识技能的讲解,又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成熟的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全民健身工作中。
2018年北京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共两期,分别于9月21日至28日、11月1日至8日在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培训各单位推荐的社会体育指导员227人。培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旨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强化群众体育人才培养和储备,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引导市民科学健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