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 以冰雪运动 推动区域发展
2018-01-18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1月18日上午,2018年北京市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作工作报告。会议认真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并全面部署2018年工作。2018年北京市体育工作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要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希望以冰雪运动发展集聚区为切入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就
群众竞技体育双丰收
冰雪运动驶入快车道
过去五年,北京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达到中等以上锻炼强度的人数近650万人。全民健身设施多元化发展,全市100%的街道(乡镇)、有条件的社区和10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设施。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共有市级体育社团87个、区级社团531个、健身团队7893个。
竞技体育层面,北京市同样收获颇丰,在世锦赛、世界杯等比赛中共获得42人次第一名,参加天津全运会获得金牌30枚、银牌14枚、铜牌31枚,金牌数为第五届全运会以来最多,竞技体育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参加里约奥运会获得金牌8枚、铜牌3枚,金牌贡献率位居全国第一,是历届奥运会北京选手获得金牌最多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还将冰雪运动发展纳入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局,联合13家委办局,成功举办了三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打造40项市级冰雪体育赛事及群众冰雪活动,举办106项区级冰雪活动,群众参与冰雪热情持续升温。此外,全市还统筹协调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目前共有雪场22座、室内外冰场71片、嬉雪场地37个。
目标
完善健身组织和设施
全面建设健康北京
据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介绍,2018年全市体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动力,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体育强市和健康北京,以优异的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新的一年,全市将以健身团队建设为重点,同时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继续建设完成770余片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在此基础上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
北京市体育局还将与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实施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体质健康测评、过程监控和激励等试点,在街道、乡镇层面试点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与此同时,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相关医院和机构的合作也将陆续推进,推动市民树立科学健身养生理念,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真正融合。
发展
全力筹办北京冬奥会
形成冰雪运动发展集聚区
据孙学才介绍,发展冰雪运动,要依据各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室内外结合。全市会继续支持重点地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不断创新,形成冰雪运动发展集聚区。例如,支持延庆区以冰雪运动为重点打造国际体育旅游休闲名区,引进国际冰雪赛事。
随着北京市冬奥场馆建设改造项目的推进,还会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冬奥比赛场馆及训练场馆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的北京市冰上训练基地。与此同时,还将持续举办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多项冰雪赛事。并利用京交会、文博会、冬博会为冰雪体育组织、冰雪体育经营单位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冰雪健身、冰雪培训、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