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赛事主题活动举办
2017-12-05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2017年12月2日,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现场赛事主题活动在北京广安体育馆举办。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及台湾地区的600余名武术爱好者集聚一堂,围绕规定类项目、初级类项目、自选类项目、传统类项目、太极类项目等五大类80多个专项切磋技艺。在开幕仪式上,北京黄城根小学的武术自编套路展演、台湾全球洪门联盟的舞狮和战鼓表演、西城区Hello功夫教练团的武术表演也前来助兴。200余名京台两地的武术师生还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的敬师礼仪。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刘结一,中共北京市委常委齐静,中国武协,国务院台办交流局,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台办和体育局,西城区等单位负责人和台湾全球洪门联盟总会长刘会进等出席开幕式。
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是由北京、天津、河北等部分省市台办和台湾全球洪门联盟总会发起、各省市体育(武术)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具体承办、吸纳两岸民间业余武术爱好者参与的群众体育活动。活动由国务院台办交流局、中国武术协会指导,北京武术院、中华洪门联盟主办,由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西城区体育局、大兴区体育局、屏东县体育会国术委员会、高雄市海峡两岸太极拳协会等单位承办。
为进一步扩大此项赛事活动的影响,增强武术运动对台湾青少年的“粘性”,吸引更多的台湾武术爱好者参与,便于两岸武术爱好者可持续交流,在以往传统现场(线下)武术比赛的基础上,新增网络(线上)比赛环节。网络(线上)竞赛是指参赛选手通过手机APP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参赛视频,组委会聘请专业裁判对参赛视频进行评审,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评选出各等级奖项并颁发电子证书和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开放网民点赞和人气排名功能。线上旨在面向两岸大众,突出此项活动的群众性。现场(线下)比赛是根据组委会限定的报名人数,参赛选手集中时间到同一赛场进行比赛的传统竞赛形式,裁判员进行现场打分评审,决出名次。参赛选手既可以报名参加网络比赛,也可报名现场比赛。
网络(线上)比赛已于今年9月18日启动,现已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和台湾地区的8000余人参与,吸引近20万人点赞。本次交流活动是目前网络(线上)武术比赛参赛团队最多的一次活动,共有519参赛队,也是台湾地区参与单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共有800余人次提交视频。在提交视频的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最年长的88岁,有三分之一的参赛者年龄在18岁以下。
交流会除安排线上、线下比赛外,两岸武术名家、网络赛武术达人以及京津冀省市武术运动主管部门还举办了海峡两岸武术文化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武术家访谈录系列丛书I》发布式等活动。
12月3日,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的压轴活动精武表演在大兴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