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北京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赛事部分圆满收官

    2017-08-03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8月2日下午,首届北京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地坛体育馆举行。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席牛颂、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副主席王蕾、北京市民委民族一处副处长韩书进、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薇、北京市东城区民宗办主任雷新隆、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常建忠、北京市社体中心竞赛活动部副部长刘丽等领导出席闭幕式。所有冠军选手及一等奖队伍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

    中山球舞柔力球俱乐部成员表演《友谊曲》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下属的中山球舞柔力球俱乐部成员为大家表演的《友谊曲》,温暖悠扬,正是因柔力球结缘的朋友们友谊长存的写照。青少组双人自编冠军钱德、李幽兰表演的《梁祝》及青少组单人自编冠军沈荣凯表演的《神话》,在闭幕式现场刮起了浓郁的中国风,一旁候场的俄罗斯队员看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接下来俄罗斯维拉一队成员压轴出场,一段唯美的双人自编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青少组双人自编冠军钱德、李幽兰表演《梁祝》

    青少组单人自编冠军沈荣凯表演《神话》

    俄罗斯维拉一队队员的双人自编表演

    说出你的柔力球故事

    闭幕式的举行也意味着本届大会竞赛部分全部结束。参赛队员们不仅在赛场上展现了自己的技艺水平,也留下了他们与柔力球之间的故事。

    俄罗斯圣彼得堡柔力球联合会的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早在大会开始前半个月就抵达了北京。那时候的他全力备战,对比赛的开始既期待又紧张。可谁能想到,只差一点儿,他就与这次大会失之交臂了。在赛前最后的练习过程中,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意外拉伤了腿。“他已经起不来了。当时我想万一参加不了呢,所以我提前和组委会联系了。”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的夫人回想起当时的处境依然唏嘘不已,“他很伤心,他会哭的。”

    还好,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的夫人是一名医生,通过专业的中医疗法,他如愿出现在了赛场上。“我太高兴啦,我对柔力球很热爱,这次来到北京参赛,也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友好,他们都对我喊‘加油’,为我鼓掌。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也看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以后我还会来,到时候要准备得更好。”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也在诉说着他对这项运动有多么执着,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又是多么珍惜。

    安东诺夫·瓦拉吉米尔在比赛中全神贯注

    北京市右安门残疾人联合会温馨家园残疾人柔力球队的队员们同样用场上专注的表现、场下积极的态度,在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柔力球故事。“柔力球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更健康。一个以前连下蹲都很困难的队友,在练习柔力球后肢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蹲、站都没问题了。我们也能走出家门,和大家在一起聊聊、练练,特别高兴。”说起柔力球,队员们滔滔不绝,兴奋之情都写在了灿烂的笑容里。“我们也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我们的民族文化了,也发挥出了自己的价值。”因为柔力球,她们更自信、更阳光,也是因为柔力球,这份自信与阳光会感染更多人,也会被更多人传递。

    北京市右安门残疾人联合会温馨家园残疾人柔力球队的队员们全力以赴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普及性、专业性、国际性

    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它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也传递着体育塑造人的力量。这份民族文化里,既有运动本身所融合的民族元素,也包含了友好和善、自强不息这样的民族精神。同时它也是体育塑造人的力量源泉。

    “年龄层次跨度大、地区覆盖面广”是花式项目裁判员宫念南对参赛情况的整体印象,“队伍水平虽有高有低,但广泛性和普遍性有很大提高。”

    这也意味着,不仅有更多人参与到柔力球这项运动中来,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这份独特魅力,也将被更好地传播。就像北京市通州区枣林庄民族小学柔力球队11岁的刘继彰,已经开始懂得了老师的辛苦,“感谢老师,为了我们,她都没能回老家。”就像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柔力球队的孩子们,最大不过8、9岁。虽然小小年纪,但表演着《闪闪的红星》的她们已经明白,这是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向军人叔叔们致敬。

    花式项目的裁判员们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席牛颂在闭幕式致辞中总结道:“这次大会,不仅使各支队伍间交流了技艺,增进了友谊,收获了健康,也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目标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充分发挥超大型首都城市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作用和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辐射推动作用,积极承办国家大型民族文化体育交流、传播活动,不断丰富和扩大民族文化的对外合作交流。”

    8月3日,大会还将举行探讨柔力球运动标准化、体系化、国际化的发展论坛及段位考评。